全部分類
詳情
我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.
說有一個中國人,每天辛苦勞作,將賺到的錢存起來,最后終于可以買得起房子時,年齡也老了。而另外一個美國人,先掙得房子的首付,然后搬進了新房,每月還款,到老的時候,銀行的貸款也還清了。
從這個故事中,乍看是這個美國人的消費理念比較合理。因為雖然最后看似結果相同,但房子享受的時間不同。現在估計有很多的年輕人還在受這個故事的影響。這個故事有個假設,假設兩個人的收入是固定不變的。如果試著分析一下兩人的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,就會發現美國人的消費理念才是不合理的。
這個故事忽略了現金流的巨大價值。如果考慮現金流的價值,這個故事的結果應該是那個中國人通過勤儉節約,在對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方面不斷投資,平時還考慮了多種理財方式,不久后他買得起的不僅僅是公寓,而是別墅。同時也獲得了完全的財務自由。而那個美國人因為每月還貸,平時不敢更換工作,也沒有多余的錢投資學習,實際上是給銀行打了一輩子工。
由此不難看出,財務知識對人生的設計是多么的重要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上一個:
面對負能量,我是如何處理的
下一個:
這才是朋友!
上一個:
面對負能量,我是如何處理的
下一個:
這才是朋友!